纳税筹划的原理

发布日期:2021-03-15 03:01:50.0浏览次数:371
现在我们知道了,所有的企业都要缴纳至少9种以上的税收和其他一政府收费。这些税金和收费构成了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和竞争优势,就要着力降低包括税收成本在内的经营成本。减轻税收负担、降低税收成本,就成了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经营课题。所以,任何一家企业,在既定的税收政策环境之下,都很有必要进行纳税筹划。

那么,首先我们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纳税筹划?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是什么、要遵循哪些原则?

一、什么是纳税筹划?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税法权利。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都享有纳税筹划的权利。本课程涉及的是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所以,这里讲的纳税筹划,界定为企业纳税筹划。

关于纳税筹划,本课程的定义是:纳税筹划是企业为了减轻税收负担,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涉税事项所作的事先安排和谋划。

对上述定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纳税筹划是对企业涉税事项所作的筹划。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就是要找到那些影响企业税收成本的事项,开展有效的谋划和安排,减轻税收负担。
例如: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是选择分公司还是子公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是采取买一赠一方式还是折扣销售方式;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应当约定哪种收款方式?这些选择,都会影响企业的税收成本。
纳税筹划得以展开的涉税事项,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投资融资、材料采购、生产方式到产品销售、薪酬激励、利润分配等等。这就说明,纳税筹划不只是涉及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仅仅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而是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部门。

其次,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出发点、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创造更多的税后利益。

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进行纳税筹划?
我们都知道,企业是一种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而税收在本质上是把企业创造的经济收益的一部分,强制性地拿给国家。企业上缴给国家的税收多了,留给自己的现金流或者企业获利就少了。如果能通过有效的纳税筹划,达到合法地少缴税的目的,那么,企业就能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这应当是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经济上的动力。

再次,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对于企业来说,减轻税收负担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采取偷、逃税、抗税等方式,也可以通过纳税筹划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但是,偷税、逃税、抗税是违法行为,会受到税法的否定评价、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制裁。
企业所作的任何纳税筹划活动不得违反现行税收法律的规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纳税筹划的目的。
另外,纳税筹划除了不得违反税法的规定之外,也不得违反其他法律的规定,比如说,公司法、会计法、合同法等等,这些法律也是企业经营的法律环境,是企业必须要遵守的。举个例子,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遵守会计法的规定,设置好几套会计账,企业基于这种不规范的会计处理所作的涉税筹划,肯定是不合法的。

最后,纳税筹划是对涉税事项事先进行的筹划。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济业务行为发生在前,纳税义务产生于后,于是,企业可以在纳税义务产生之前就该涉税行为进行谋划与安排。这使得纳税筹划具有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同样的道理,要使一项纳税筹划活动真正产生节税效果,不能等到涉税业务行为已经完成之后,而是要在该行为发生之前,预先进行节税安排。
举个例子:某制造企业决定购进一批原材料,在选择供货商签订相应的材料采购合同之前,就要考虑这批货物涉及的增值税的税收负担问题:是选择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资格、报价稍高一点的供货商,还是选择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资格、报价稍低一点的供货商?这些问题都要在签约之前进行事先的评估和测算,选择对企业节税最有利的方案。如果等到与其中的某一家供货商签订、履行了采购合同之后,再来考虑其中的增值税税负问题,就很被动了,甚至几乎没有筹划节税的可能了。
所以说,纳税筹划一定是对企业涉税事项事先进行的规划和安排。也就是说,纳税筹划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纳税筹划的目标

前已述及,纳税筹划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减轻税收负担,当然是纳税筹划要实现的主要目标。这个目标在第一部分已经讲过了。在以后我们学习具体的企业活动中的纳税筹划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给大家,纳税筹划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
除此之外,纳税筹划还要实现以下目标:控制办税成本;规避税收陷阱;实现涉税零风险。

(一)控制办税成本

任何一家企业办理涉税事务,都是有成本的。企业为办理涉税事务而发生的成本,就是办税成本。一般来说,企业遵从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除了要缴纳的税金这一直接税收成本之外,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办税成本。这些成本大致包括:
(1)企业为组织税款计算、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而产生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2)为办理各种涉税管理程序、手续而发生的成本,这些手续包括:税务登记手续、发票管理、涉税事务的备案管理等等;
(3)接受税务机关的日常税务管理或税务检查而发生的成本。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不仅要考虑降低税收成本,还要考虑如何控制好办税成本。道理很简单,如果企业作出的纳税筹划虽然降低了直接税收成本,但是付出的办税成本过大,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的。

(二)规避税收陷阱

税收陷阱是指致使纳税人多纳税的某些税法规定。也就是说,税法的某些规定,可能会导致纳税人多缴税。
举个例子:
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和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增值税税率。如果一家制造企业兼营了13%、9%两种税率的应税货物,没有分别进行核算,那么,按照税法的规定,所有货物都按照13%的高税率来缴纳增值税,原本可以按9%税率计税的那部分货物,就要多缴4个点的增值税。
另外,税法的某些规定,还存在着对纳税人重复征税或重叠征税的可能。
上述这些情况,被称之为税收陷阱。
如果纳税人没有注意到这些税法规定,有意识地规避税收陷阱,最终就会多缴税。
所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要尽量熟悉税法的规定,规避税收陷阱。否则,就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实现涉税零风险

涉税零风险,是任何一家合规经营的企业应当追求的目标。
涉税零风险的基本含义是:企业的会计核算规范、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足额、及时,没有任何涉税违法行为。
一般来说,一家企业,只要遵从税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合规经营,及时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出现违法情形,就能实现涉税零风险。
实现涉税零风险,也是企业纳税筹划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如果因为企业涉税事项的违法违规,招致税务机关的税务稽查或处罚,不仅会增加办税成本,还有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比如说,一家企业因为长期纳税申报都是零申报,引起当地税务机关对该企业存在偷税的怀疑,于是,当地税务机关下达了对该企业进行税务稽查的通知书。接到通知书以后,该企业上上下下如临大敌,花了半个月时间来应对这次税务稽查,让该企业几乎处于半停工状态。这种情况给该企业带来的经营上的损失,加上配合税务机关的税务稽查所增加的办税成本,都是企业涉税风险所导致的后果,是原本可以避免的。

上述纳税筹划的四大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一般来说,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如果能规避税收陷阱,控制办税成本,实现涉税零风险,能做到这些,其实也就相当于减轻了企业的涉税成本,为企业带来了相应的税收利益。反过来说,只要企业是在守法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一般来说,也会较好地实现涉税零风险,控制好办税成本,规避纳税陷阱。


三、纳税筹划的原则

企业纳税筹划要达成上述四大目标,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般认为,纳税筹划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守法原则,效益原则,时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一)守法原则

守法原则是纳税筹划最重要的原则。
纳税筹划之所以要首先遵循守法原则,其根本原因在于:纳税筹划活动是以不违法为前提的。违法的纳税筹划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不仅不能达成减轻税收负担、降低税法风险的目的,反而会致使企业额外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讲,违法的筹划活动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纳税筹划,真正的纳税筹划必须是守法前提下的涉税筹划。

守法包括合法与不违法两层含义

合法是指企业的筹划活动,合乎法律的规定、符合法律的精神。
例如,我国增值税法规定:自2019年至2021年,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免征增值税。现有一家服务性小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它通过控制业务规模,满足了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要求,就可以免缴增值税。这种纳税筹划活动就是合乎上述法律规定的,是合法的。也就是说,该筹划行为本身就是税法所倡导、鼓励的行为。

不违法是指,企业的纳税筹划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
举个例子:白酒生产企业是要缴消费税的。白酒的消费税,只在出厂销售时征收一次。白酒企业如果按市场价格直接销售给市场上的白酒批发企业,缴纳的消费税会比较重;为了降低消费税税负,白酒企业通常会自己成立独立的白酒销售公司,先将白酒以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低价卖给自己设立的白酒销售公司,然后,再由白酒销售公司按市场价卖给消费者。这样一来,白酒企业就可以少缴消费税,达到减轻消费税税负的目的。在这个例子里,白酒企业将白酒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给白酒销售公司的筹划行为,并没有违反税法的规定。也就是说,税法并没有禁止企业这样做。既然法律没有禁止这种筹划行为,那就是允许的。
这就是法律常说的:“法不禁止即自由”。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大家都可以做的。

(二)效益原则

纳税筹划从其实质来看,是企业的一项经济行为。既然是一种经济行为,当然要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纳税筹划要遵守效益原则,首先意味着:企业的每一项纳税筹划活动、每一个纳税筹划方案,都要确保筹划的收益大于成本。
刚刚举的白酒企业进行消费税纳税筹划的例子,自己设立独立的白酒销售公司,是有成本的。如果是一家生产规模很小的企业,单独设立白酒销售公司的成本很有可能远远大于筹划带来的税收利益,这样的筹划就是不经济的,不符合效益原则。
其次,遵守效益原则,还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纳税筹划,不能脱离企业的发展战略,孤立地进行。
比如说,单纯从税收成本的角度来说,设立合伙企业,比起设立公司制企业,因为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税负肯定是轻一些的。企业如果进入的是那些需要大量资金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汽车制造、采矿),就只能采用公司制企业形式,因为,股份公司可以用股份制的形式向社会融资。合伙企业,只能靠合伙人自有资金来发展,合伙人的自有资金,毕竟很有限。所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要符合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除了具体筹划方案的成本效益之外,还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之下的效益。

(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强调的是企业的纳税筹划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考虑某个单一税种的税负,还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进行整体筹划、综合衡量,尽量实现企业总体税负的减轻。
民间有句俗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如说,企业做纳税筹划,如果没有全局观念,只是一味地在某个或某几个税种的税收成本上做文章,虽然减轻了某个单一税种的税收负担,但却增加了企业的总的税收成本,这样的纳税筹划既不符合效益原则,也违反了整体性原则,就是失败的纳税筹划。
举个例子,有一家企业,经营业绩一直很好,该企业制定了5年上市的发展规划。财务部门做了一个很好的纳税筹划方案,单从节税效果上来看很好,如果实施该方案,可以为企业节约500万的税收成本,但是,这个方案却被董事长否决了。为什么呢?因为,企业要上市,就要有业绩,而且是不断成长的业绩。而财务部的纳税筹划方案,要成功地节税,一定是要降低眼前的经营业绩,或者是将经营业绩尽量延后实现。而这显然与企业上市要冲业绩的目标相冲突。

(四)时效性原则

纳税筹划是在一定的税收政策环境下进行的,税法本身会不断修订、完善,税收政策更是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地变化。那么,企业要想有效地开展纳税筹划,就必须充分考虑税法环境和税收政策的时效性,尽量顺应税法和税收政策的变动,灵活应对,及时调整筹划方案,从而取得持久的纳税筹划利益。
比如说,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有很多过渡性的税收政策,当过渡期结束后,要按照新的税法政策来纳税。这样一来,企业做纳税筹划,就必须考虑在纳税筹划的周期内,政策会如何改变,筹划方案也要顺应这种政策的变化。这样的筹划,才有意义。
所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一项很考验政策敏感性的活动,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政策性很强的活动。必须时刻关注税法、税收政策的变动。
来源:人人都要懂点法
下一条:2021年自然人代开是否依旧可以核定征收?个人独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