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罚款2000万!如何避免税务处罚?
本所运用智能法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调取了2020年东莞各镇区税务局的行政处罚量,并主要针对比较突出的几大税务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能对屏幕前的你有所帮助。
2020年东莞税务违法处罚之最
1、处罚最多
通过数据,东莞市2020年处罚量最高的违法事由是违反税收管理,共开出4024张罚单。纳税人的如下行为属于违反税务管理:
(1)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
(2)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换证手续;
(3)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4)未按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5)未按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6)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损毁、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7)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税务机关责令后逾期不改正的;
(8)纳税人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
(9)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后逾期不改正的;
(10)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或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报送给税务机关的。
2、罚得最多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东莞市处罚平均金额最高的违法事由是发票违法,平均处罚金额为1.3万元,而东莞市平均处罚金额仅为0.32万元,超过4倍。
发票违法种类有很多,处罚金额也是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最常见的违法事由有:
(1)未按照规定印制发票或者生产发票防伪专用品的;
(2)未按照规定领购发票的;
(3)未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的;
(4)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的;
(5)未按照规定保管发票的;
(6)未按照规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
3、罚得最狠
2020年,东莞市罚得最狠的违法事由是假报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东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直接开出了866594.28元的巨额罚单。
根据《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不仅仅会受到上万元的罚款,还将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是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是单位犯罪,不单单要对单位判处罚金,该单位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所以,出口骗税一旦被检查出来,补缴税款、滞纳金、罚金事小,受到刑事处罚事大,各企业还是应树立良好的纳税意识。
怎么做才能不被罚
换货后如果还是将就用原来开的发票,分两种情况:若换的货物一样而且在同一个报税周期里可能还没大问题,若换的另外的货物,到时候很可能被查出与发票商品类型不一致,这也是极大的潜在风险。
(2)尽量不要超限量领用专票
目前税局系统对发票增量2次以上、超限量25份以上的纳税人都会进行预警,显示发票领用异常。预警后,税局会先限制继续超限量领用发票,然后需要企业做出解释和证明。这么一通下来,多多少少会影响到企业的业务。
所以如果企业的业务确实很好,税局定的发票数量不够用,那么可以去带相关资料和证明去税局申请修改每月的发票领用上限,这样以后发票就够用了,而不是总是去申请超限量领用发票。这样就能避免这部分的税务风险。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老板走逃了,或者严重逾期未报税,那么它公司的发票,包括开具出去和还没有开具的全都会被定为“失控发票”。法规规定,只要是取得失控发票的企业一律先做进项税转出,不予以抵扣。企业一定要避免取得失控发票,对合作伙伴要做到特别了解。
海关专用缴款书抵扣异常包括比对结果不符、缺联、重号、滞留等。出现这些情况后,都是需要在一定期限内修订错误信息或者由税局进行核查的。要是情况复杂,在规定期限没搞定,那你这部分进项税额将不能抵扣。
3、避免行业税负率过低
税局一般会根据当地每个行业里面的各个企业每年的增值税缴纳税负率,计算出这个行业的平均税负率。一般来说,该行业的企业都会在这个平均值附近,不会差的太多,一旦差的太多,系统就会预警。
所以企业不要怀着侥幸心理,法网恢恢,逃税漏税肯定是逃不过的。如果是因为其他原因税负率过低,最好是提前向税局报备,说明缘由。
4、建立纳税意识
现在已经搭建了企业和人员特征信息双比对预警模块,重点比对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的各种信息。一旦法定代表人或财务负责人出现涉税异常信息,系统就会预警。
另外,如果企业主同时担任好几家公司的法人,其中一家出现问题要“关门”时一定要正常注销,不然会影响其他几家企业的法人资格,报税或汇算清缴时会受阻。
5、切勿长期零申报
企业一旦成立,哪怕没有业务往来也要报税,俗称零申报,零申报不是不申报,而是申报时选择零申报选项,选择之后也不是什么都不用填写,只是需要填写的数据少一些。
零申报一般是存在于注册之后还未开展经营的公司,或者正在筹备清算注销的公司,也有少数特殊企业因初期准备周期较长(甚至有长达两三年的),在准备期只是购买机器、原材料而没有发生应税收入,这种企业也是需要零申报的,但是长期的话,需要得到特殊批准。